北寺塔,大名报恩寺塔,为吴中第一名刹-报恩寺的宝塔;因报恩寺位于苏州古城区北部,报恩寺塔有了昵称-北寺塔。高76米的宝塔,是苏州古城区的最高建筑、古往今来的姑苏老牌地标苏州古城区的其它建筑,不高于24米。北寺塔,南朝梁公元502-557年时建有11层塔,北宋焚;北宋元丰年间1078-1085年重建为9层,后在宋金之战中复毁;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改建成八面九层宝塔,明清时代多次重修。现存北寺塔的砖结构塔身是南宋原物、木构部分为清末重修。上世纪50年代后,又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整修,北寺塔得以在宋代结构的基础上,傲然屹立于姑苏古城之中。北寺塔,砖木结构楼阁式,九级八面通高76米,为现存江南古塔中的第一高度。塔筑于石砌基础之上,底部为石砌八角基座。一层木构抱厦围廊,其余各层木构八角翘檐,下置平座栏杆。檐面覆青瓦,檐角悬挂铜铃。顶部青瓦八脊封檐,上置金属塔刹,刹由七重相轮、华盖、宝瓶、宝珠串接而成宏伟的身躯、秀逸的风姿,远望近瞧两相宜,当之无愧的苏州标志性景观。